文凭试 - 台湾升学
以文凭试成绩或中六毕业生申请入读台湾院校的学士班,主要有三个渠道:「单独招生」、「个人申请」及「联合分发」。
单独招生
部份台湾院校获台湾教育部批准以「单独招生」(又称「自行招生」)的方式在香港招生,各院校可自行制定其申请安排,如参与学科、收生资格、名额、报名日期、放榜日期等,有意报读者需仔细阅读各院校的招生简章。每年「单独招生」分为两个阶段,但若错过了第一阶段,在第二阶段会剩余较少院校选择。
个人申请
以「个人申请」方式报读台湾大学课程,最多可选 4 个志愿,各院校会以申请者的高中校内成绩及公开试(包括香港文凭试)成绩决定取录与否,再由联招依志愿顺序分派学额。
联合分发
持香港文凭试成绩 (HKDSE) 经「联合分发」渠道申请入读台湾的学士班,申请者可凭 5 科的成绩来计算入学分数,其中 3 科为必修科,必须计算分数,包括「中国语文」、「英国语文」及「数学科必修部份」,其余则从三选一的科目类组中选出两科选修科。每个类组包含的文凭试选修科有所不同,而且各选修科在各类组中亦有不同的加权比重。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 甲类:高中科目 | 在各类组的比重 | |||
---|---|---|---|---|
类组一 | 类组二 | 类组三 | ||
必修科目 | 中国语文 | 1.3 | 1.3 | 1.3 |
英国语文 | 1.3 | 1.3 | 1.3 | |
数学必修部分 | 1.3 | 1.3 | 1.3 | |
选修科目 任何两科 | 生物 | 不适用 | 不适用 | 1.5 |
化学 | 不适用 | 1.5 | 1.5 | |
组合科学 | 不适用 | 1.5 | 1.5 | |
数学延伸部分 (M1/M2) | 不适用 | 1.5 | 1.5 | |
物理 | 不适用 | 1.5 | 1.1 | |
资讯及通讯科技 | 1.1 | 1.1 | 不适用 | |
设计与应用科技 | 1.1 | 1.1 | 不适用 | |
中国文学 | 1.1 | 不适用 | 不适用 | |
英语文学 | 1.1 | 不适用 | 不适用 | |
中国历史 | 1.1 | 不适用 | 不适用 | |
历史 | 1.1 | 不适用 | 不适用 | |
地理 | 1.1 | 不适用 | 不适用 | |
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 | 1.1 | 不适用 | 不适用 | |
经济 | 1.1 | 不适用 | 不适用 | |
综合科学 | 1 | 1.1 | 1.1 | |
科技与生活 | 1 | 1.1 | 1.1 | |
通识教育 | 1 | 1 | 1 | |
视觉艺术 | 1 | 1 | 不适用 | |
体育 | 1 | 不适用 | 1 | |
旅游与款待 | 1 | 不适用 | 1 | |
健康管理与社会关怀 | 1 | 不适用 | 1 | |
伦理与宗教 | 1 | 不适用 | 不适用 | |
音乐 | 1 | 不适用 | 不适用 |
注意「通识教育」在各类组均被视作选修科,而「数学科延伸部份」则在类组二及三被视为一个独立科目。
香港文凭试成续对台湾大学入学分数换算表 | |
---|---|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 | 换算分数 |
5** | 6.75 |
5* | 6 |
5 | 5 |
4 | 4 |
3 | 3 |
2 | 2 |
1 | 1 |
U | 0.25 |
台湾的大学课程分为不同的学习领域,称为「十八大学群」,包括:资讯、建筑与设计、管理、生物资源、医药卫生、生命科学、数理化、地球与环境、工程、教育、社会与心理、游憩与运动、法政、艺术、外语、财经、大众传播、文史哲学。
每个课程会根据所属学群,以类组一、二或三的方法计算入学分数。每位申请者最多可选 70 个课程志愿,所有课程选择必须全属类组一,或跨选类组二和三,但只会以第一志愿的所属类组来计算分数。
- 类组一:文史哲学、外语、法政、社会与心理、大众抟播、艺术、教育、财经、管理。
- 类组二:数理化、工程、资讯、地球与环境、建筑与设计。
- 类组三:医药卫生、生命科学、生物资源、游憩与运动。
资料来源:海外联合招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