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组別及排名详情

本网站的中学组别及排名,是根据全港 400 多所中学已循官方途径(如学校网站、开放日单张等)公布的文凭试成绩统计资料,经汇合、整理、分析,而评估出来。

「大考」网站收集能反映各中学整体文凭试表现的数据,并收录到数据库作为评估中学学术水平的重要参数,这些参数包括:

  1. 考获本地资助学士学位课程最低入学要求 3322+ 2 或以上成绩的比率
  2. 考获本地副学位课程最低入学要求 22+222 或以上成绩的比率
  3. 考获第 5 级或以上、第4 级或以上、第 3 级或以上、第 2 级或以上成绩的科次比率
  4. 四个核心科目(包括中文、英文、数学必修部份、通识)中,第 5 级或以上、第 4 级或以上、第 3 级或以上、第 2 级或以上成绩的比率
  5. 第 5 级或以上、第 4 级或以上、第 3 级或以上、第 2 级或以上成绩比率高于全港平均水平的甲类科目数目
  6. 合格率达 100% 的甲类科目数目
  7. 联招学士学位课程取录比率
  8. 联招所有课程取录比率
  9. 以文凭试成绩获三大(港大、中大、科大)取录的比率
  10. 以文凭试成绩获八所教资会资助大学的学士课程取录比率
  11. 以文凭试成绩升读本地学士学位课程比率
  12. 以文凭试成绩升读本地及非本地学士学位课程比率
  13. 以文凭试成绩升读学士学位或副学位课程比率
  14. 应考文凭试的毕业生升学率(包括升读大学或各专上院校,但不包括中六重读生及就业离校生)

以上第 5 及 6 项在数算科目数目时,有以下安排:

  • 数学科的必修部份及延伸部份当作两个独立科目计算,而延伸部份的单元一及单元二会视作同一科。
  • 「企业、会计及财务概论」的「会计单元」及「商业管理单元」会视作同一科。
  • 「组合科学」中的三个选修部份组合视作同一科。
  • 「科技与生活」中两个学习范畴:「食品科学与科技」及「服装成衣与纺织」会视作同一科。

而一些通常只能反映少数或个别考生表现的资料,则不作取用,例如:第 5* 级或以上科次的比率,或考获第 5** 级成绩的学生人数等。

所谓「组别」原指教育局为中一派位,将小六学生按学业成绩分成 3 个组别,所以组别的原意是属于学生个人的,而不属于学校的。由于派位机制是以学生所属组别作为配校的优先次序,因而出现每所参加统一派位的中学,通常大部份获分配的学生都来自某一个组别的客观现实,这样就引致每所中学被坊间冠以属某个组别的称号。

在统一派位机制上,家长们必须先了解子女的所属组别,再了解各中学的「所属组别」(即该校主要获分配哪个组别的学生),选择与自己子女的组别匹配的中学,才有较大机会获派家长心仪的中学。可是,所有中学基本上都不会公布获分配学生所属组别的百分比,家长们是无法从官方渠道得知中学的组别。于是,众家长通常都会从坊间不同渠道打听各中学的组别,当中除了考虑各中学的学术表现,还会加入校风、师资、学校设施、家长评语等因素。但归根究底,教育局所制定的学生组别,是纯粹根据学生小五至小六 3 次呈分试的成绩,并没有考虑任何校风、师资等其他因素。所以,「大考」网站相信,单凭每所中学的学术表现,更能准确地评估该校学生的所属组别。因此,「大考」网站就采用了各中学公布的文凭试成绩统计数据,来评估每所中学的所属组别。

由于各中学都以不同方式公布文凭试的成绩资讯,收集到的数据,难以简单直接地作比较。所以,「大考」网站采用了崭新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当中牵涉到的数学理论相当复杂,在此暂且不提,而更重要的是如何从文凭试成绩资讯厘定组别之间的临界线。 「大考」网站是以考评局公布的文凭试统计资料作为参考基准,下图中黄色线是全港日校考生在所有甲类科目中考获各级成绩的累积曲线,而这曲线在每届文凭试都相差无几,所以可假定为一固定的曲线。如果全港学生是随机分配到每所中学的话,可想像每所中学的成绩曲线都与全港水平相同,但事实上,学生被分成三个组别来分派中学学额,结果全港中学的文凭试成绩,也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曲线。

从文凭试统计资料定义中学组別

根据「大考」网站的数据分析结果,这三种曲线如图中的红线、绿线和蓝线所示。组别一的中学,各成绩等级都在全港水平之上(如红线);组别二的中学,较高等级的比率会低于全港,但较低等级的比率则在全港之上(如绿线);而组别三的中学,各成绩等级的比率都在全港之下(如蓝线)。以这三种曲线的特点,可定义组别之间的临界曲线,组别一和二之间的临界线,在较高成绩等级的水平与全港相约;而组別二和三之间的临界曲线,在较低成绩等级的水平与全港相约。如此这般,「大考」网站又进一步将每个组别细分为头、中及尾,分别以 A、B 和 C 表示。另一方面,因为各中学都只会公布该校部份文凭试统计资料,所以分析出来的中学组别,必定存在误差,以致部份中学的组别界乎两者之间,例如 2A ‒ 1C ,表示界乎组别二头至组别一尾之间。

至于中学排名,与中学组别一样以同一组数据分折结果排列出来,亦同样地存在误差,所以部份中学的排名,以一个范围来表示。当然,如果某中学所公布的文凭试统计资料越详尽,分析结果的误差也越小,即越准确。 「大考」网站已采用「准确性高」、「准确性中等」和「大约估计」来表示数据分析的误差。中学排名只会给予最近两年内有公布足够文凭试统计资讯的中学,如近三年或以上没有公布相关资料,该校则不予排名。

学生的成绩表现,每年都有变化,所以「大考」网站提供的中学组别及排名,会按年调整。少数没有公布文凭试成绩的中学,所属组别或会包含主观因素。本网站所提供的中学组别及排名,仅供参考,对于其准确性,及其引致的损失或伤害,「大考」网站不会负上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