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憑試成績及專上學額統計
文憑試考生可以文憑試成績,報讀本港專上院校各類課程。經港府評審的專上課程,已載錄於資歷名冊,以學科級別分類,可分為:
- 學士學位課程(屬資歷架構第 5 級)
- 副學位課程,包括副學士學位和高級文憑(屬資歷架構第 4 級)
以地區分類,可分為:
- 本地專上院校,約 {{localNum}} 所 ,提供學士學位及副學位課程。
- 本地專上院校與外地大學合辦的非本地學士學位課程。
以資助類別分類,可分為:
-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的學士學位課程,課程由本地八所大專院校提供,包括:城大、浸大、嶺大、中大、教大、理大、科大、港大,一般被傳媒俗稱為「八大院校」。
- 教資會資助的副學位課程,由城大、敎大及理大提供。
- 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資助的學士學位課程,資助 2015 年或以後入讀第一年的學生,課程由明愛專上學院、珠海學院、恒管、都大、香港高科院、東華、樹仁及伍倫貢提供。
- SSSDP 資助的副學位課程,資助 2019 年或以後入讀的學生,課程由約 {{sssdpIns.length}} 所專上院校提供。
- 政府資助學士學位課程,由演藝學院提供。
- 政府資助的副學位課程,由職業訓練局(職訓局)提供。
- 自資學士學位課程,由本港約 {{degNum}} 所專上院校提供,包括本地及非本地課程。
- 自資副學位課程,由本港約 {{sdNum}} 所專上院校提供。
各類課程可歸納如下:
學士學位 | 副學位 (AD/HD) | |
---|---|---|
教資會資助 | 八大院校 | 城大, 教大, 理大 |
SSSDP 資助計劃 | 本地各專上院校共 {{sssdpNum}} 所 | 本地各專上院校約 {{sssdpIns.length}} 所 |
政府資助 | 演藝學院 | 職訓局 |
自資 | 各專上院校約 {{degNum}} 所,包括本地及非本地課程。 | 本地各專上院校約 {{sdNum}} 所 |
如要查閱敎資會資助、SSSDP 資助及部份都大的自資課程的詳情,請瀏覽:文憑試 - 聯招課程搜尋
如要查閱政府資助、SSSDP 資助及自資課程的詳情,請瀏覽:文憑試 - iPASS 課程搜尋
教資會資助學士學位課程
在文憑試中取得 3322+2 的成績,是代表在四個核心科目中,兩個語文科(中、英文)考獲 3 級成績,數學必修部分和通識教育獲 2 級成績,另加任何一個選修科目獲 2 級成績。這一般會被視為本港資助學士學位的最低入學要求。但亦有部分資助院校要求 3322+33 或以上的成績,即是兩個選修科目獲 3 級或以上。此外,還有個別學士學位課程有指定的選修科目,或要求更高成績。請於各大專院校的網頁了解詳情。
本港共有 8 所大專院校提供受教資會資助的學士課程,其最低入學成績要求為:
3322+33 – 城大、中大、浸大、港大、科大、理大,
3322+2 – 教大、嶺大。
由於資助學士學位的學額遠少於考獲最低入學要求成績的考生,競爭比率(若干考生爭奪一個學額)通常約為 2 左右,所以如果考生僅僅達最低要求 3322+2 的成績,入讀資助學士學位課程的機會相當渺茫。
總積點的計算方法是將表現最好五科的成績換算成積分後之總和。第 5** 級換得 7 分,第 5* 級換得 6 分,第 5 級換得 5 分,第 4 級換得 4 分,餘此類推,而第 1 級以下並沒有積分。
一般而言,最佳五科達第 4 級或以上,同時核心科目達 3322 或以上,即是最佳五科合計達 20 分或以上,是爭取資助學位較現實的成績。但因為競爭比率每年略有差異,所以獲 19 至 20 分屬邊緣個案,而 21 分或以上則機會較大。
最佳五科總積點只是影響被取錄與否的其中一個因素,僅供參考,其他因素包括個別課程特定的入學要求、競爭比率、學生學習概覽的內容、面試表現等等。而且,考評局公佈的統計數據未能反映重考生以多於一屆的文憑試成績參與聯招的情況。所以總積點在 19 至 21 分之間仍存在不少變數。
其他學士學位課程
除了教資會資助的學士學位課程,還有政府資助(演藝學院)、SSSDP 資助及自資的課程供文憑試考生報讀。演藝學院及 SSSDP 資助的課程只限於某幾個專業或界別的範疇,而且學額較少,所以,自資學士課程成了教資會資助的「八大院校」課程以外的主流選擇。由於自資課程沒有政府資助,學費亦會相應較高。
「八大院校」以外的學士學位課程的最低入學要求,一般都定為 3322+2,與「八大院校」相若。但合計起來的學額仍然比文憑試考獲最低入學要求的考生少,所以仍有一定的競爭性。而且個別課程的競爭性相差甚遠,例如部分自資課程的收生成績在總積點 15 分左右,但個別課程可逹 20 分甚至更高。
SSSDP 資助計劃從 2015/16 至 2017/18 學年試行 3 屆,每年約資助 1,000 名學額。此計劃於 2018/19 學年開始行常化,並增加資助學額至每年約 3,000 名。
副學位課程
副學位包括副學士和高級文憑,兩者同屬資歷架構第 4 級。課程的資助類別有教資會資助、政府資助和自資。一般最低入學要求為 22+222,即最佳 5 科達第 2 級成績或以上,包括核心科目中的「中國語文」及「英國語文」。
合資格的學士學位和副學位學額加起來,比考獲最低入學成績要求的考生數目為多。理論上,文憑試考生只要成績達標,就不難找到升學途徑。唯必須注意,考生宜先認清個人的興趣和志向,選擇有助自己將來發展事業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