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招課程取錄可能性的推算方法
「取錄可能」表示獲該聯招課程取錄的可能性。這是根據該課程的計分方法及個別科目的比重,以使用者在「我的文憑試」輸入的考試成績,計算入學分數,再與該課程往年的收生成績作比較,評估獲該課程取錄的機會。星號的數目越多,表示獲取錄的可能性越高,最高為 5 顆星。此評估沒有考慮考生的面試、入學試和其他非學術表現,評估結果僅供參考,與考生最終的遴選結果並無關係,本網站對於這取錄可能的準確性,不會負上任何責任。
第一步:就院校公佈每個課程的入學成績,推算出該課程收生成績的累積曲線。各院校通常會公佈收生成績的分位數,例如:上四分位、中位數、下四分位等。「大考」精心設計了一個 S 函數 (sigmoid function) 以院校公佈的分位數來模擬整條累積曲線,並且就每個課程調整函數中的參數,使曲線必然通過校方公佈的每個分位數。例如,某課程收生成績分位數為:
上四分位:21.5
中位數:20
下四分位:19
經調整後的累積曲線如下圖。

如果就某課程只公佈了兩個分位數,例如只有中位數和下四分位,則會調整 S 函數至只通過該兩個分位數。如果就某課程只公佈了一個平均值,則會以大數據分析技術,參考其他課程的數據來評估出一條較合理的累積曲線。如果某課程沒有往年入學分數資料,通常是新辦課程,則由「大考」網站自行估計該課程的收生成績,以其他收生成績相近的課程作評估。
第二步:用使用者在「我的文憑試」輸入的成績,依據每個課程的計分方法計算分數。當中會採用各文憑試科目的比重,部份院校只會列出獲較高比重的科目,而沒有比重的實際數值,在這情況,「大考」網站會自行定義比重的數值作計算之用,自行定義的比重列於下表。
院校 | 比重較大 | 比重更大 |
---|---|---|
中大 | 1.6 | |
教大 | 1.5 | |
港大 | 1.5 | 2.3 |
第三步:將第二步計算出來的分數,放在第一步的累積曲線上查找相對應的分位數。得出的分位數越高,表示獲該課程取錄的可能性越高。每個課程過去每屆的收生成績都以相同方法推算出一個分位數,再計算多個分位數的加權平均值,作為評估取錄可能性的最後數值。取錄可能以 6 個等級來表達,各等級的定義見下表。
取錄可能 | 加權分位數範圍 |
---|---|
渺茫 | < 8% |
低 | 8% ‒ 18.75% |
儘管一試 | 18.75% ‒ 37.5% |
中等 | 37.5% ‒ 62.5% |
高 | 62.5% ‒ 87.5% |
有把握 | > 87.5% |
如果使用者的成績未能符合某課程的最低入學要求,則不會就該課程提供取錄可能性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