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組別及排名詳情

本網站的中學組別及排名,是根據全港 400 多所中學已循官方途徑(如學校網站、開放日單張等)公佈的文憑試成績統計資料,經匯合、整理、分析,而評估出來。

「大考」網站收集能反映各中學整體文憑試表現的數據,並收錄到數據庫作為評估中學學術水平的重要參數,這些參數包括:

  1. 考獲本地資助學士學位課程最低入學要求 3322+2 或以上成績的比率
  2. 考獲本地副學位課程最低入學要求 22+222 或以上成績的比率
  3. 考獲第 5 級或以上、第 4 級或以上、第 3 級或以上、第 2 級或以上成績的科次比率
  4. 四個核心科目(包括中文、英文、數學必修部份、通識)中,第 5 級或以上、第 4 級或以上、第 3 級或以上、第 2 級或以上成績的比率
  5. 第 5 級或以上、第 4 級或以上、第 3 級或以上、第 2 級或以上成績比率高於全港平均水平的甲類科目數目
  6. 合格率達 100% 的甲類科目數目。
  7. 聯招學士學位課程取錄比率
  8. 聯招所有課程取錄比率
  9. 以文憑試成績獲三大(港大、中大、科大)取錄的比率
  10. 以文憑試成績獲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的學士課程取錄比率
  11. 以文憑試成績升讀本地學士學位課程比率
  12. 以文憑試成績升讀本地及非本地學士學位課程比率
  13. 以文憑試成績升讀學士學位或副學位課程比率
  14. 應考文憑試的畢業生升學率(包括升讀大學或各專上院校,但不包括中六重讀生及就業離校生)

以上第 5 及 6 項在數算科目數目時,有以下安排:

  • 數學科的必修部份及延伸部份當作兩個獨立科目計算,而延伸部份的單元一及單元二會視作同一科。
  • 「企業、會計及財務概論」的「會計單元」及「商業管理單元」會視作同一科。
  • 「組合科學」中的三個選修部份組合視作同一科。
  • 「科技與生活」中兩個學習範疇:「食品科學與科技」及「服裝成衣與紡織」會視作同一科。

而一些通常只能反映少數或個別考生表現的資料,則不作取用,例如:第 5* 級或以上科次的比率,或考獲第 5** 級成績的學生人數等。

所謂「組別」原指教育局為中一派位,將小六學生按學業成績分成 3 個組別,所以組別的原意是屬於學生個人的,而不屬於學校的。由於派位機制是以學生所屬組別作為配校的優先次序,因而出現每所參加統一派位的中學,通常大部份獲分配的學生都來自某一個組別的客觀現實,這樣就引致每所中學被坊間冠以屬某個組別的稱號。

在統一派位機制上,家長們必須先了解子女的所屬組別,再了解各中學的「所屬組別」(即該校主要獲分配哪個組別的學生),選擇與自己子女的組別匹配的中學,才有較大機會獲派家長心儀的中學。可是,所有中學基本上都不會公佈獲分配學生所屬組別的百分比,家長們是無法從官方渠道得知中學的組別。於是,眾家長通常都會從坊間不同渠道打聽各中學的組別,當中除了考慮各中學的學術表現,還會加入校風、師資、學校設施、家長評語等因素。但歸根究底,教育局所制定的學生組別,是純粹根據學生小五至小六 3 次呈分試的成績,並沒有考慮任何校風、師資等其他因素。所以,「大考」網站相信,單憑每所中學的學術表現,更能準確地評估該校學生的所屬組別。因此,「大考」網站就採用了各中學公佈的文憑試成績統計數據,來評估每所中學的所屬組別。

由於各中學都以不同方式公佈文憑試的成績資訊,收集到的數據,難以簡單直接地作比較。所以,「大考」網站採用了嶄新的大數據分析技術,當中牽涉到的數學理論相當複雜,在此暫且不提,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從文憑試成績資訊釐定組別之間的臨界線。「大考」網站是以考評局公佈的文憑試統計資料作為參考基準,下圖中黃色線是全港日校考生在所有甲類科目中考獲各級成績的累積曲線,而這曲線在每屆文憑試都相差無幾,所以可假定為一固定的曲線。如果全港學生是隨機分配到每所中學的話,可想像每所中學的成績曲線都與全港水平相同,但事實上,學生被分成三個組別來分派中學學額,結果全港中學的文憑試成績,也出現了三種不同的曲線。

從文憑試統計資料定義中學組別

根據「大考」網站的數據分析結果,這三種曲線如圖中的紅線、綠線和藍線所示。組別一的中學,各成績等級都在全港水平之上(如紅線);組別二的中學,較高等級的比率會低於全港,但較低等級的比率則在全港之上(如綠線);而組別三的中學,各成績等級的比率都在全港之下(如藍線)。以這三種曲線的特點,可定義組別之間的臨界曲線,組別一和二之間的臨界線,在較高成績等級的水平與全港相約;而組別二和三之間的臨界曲線,在較低成績等級的水平與全港相約。如此這般,「大考」網站又進一步將每個組別細分為頭、中及尾,分別以 A、B 和 C 表示。另一方面,因為各中學都只會公佈該校部份文憑試統計資料,所以分析出來的中學組別,必定存在誤差,以致部份中學的組別界乎兩者之間,例如 2A ‒ 1C,表示界乎組別二頭至組別一尾之間。

至於中學排名,與中學組別一樣以同一組數據分折結果排列出來,亦同樣地存在誤差,所以部份中學的排名,以一個範圍來表示。當然,如果某中學所公佈的文憑試統計資料越詳盡,分析結果的誤差也越小,即越準確。「大考」網站已採用「準確性高」、「準確性中等」和「大約估計」來表示數據分析的誤差。中學排名只會給予最近兩年內有公佈足夠文憑試統計資訊的中學,如近三年或以上沒有公佈相關資料,該校則不予排名。

學生的成績表現,每年都有變化,所以「大考」網站提供的中學組別及排名,會按年調整。少數沒有公佈文憑試成績的中學,所屬組別或會包含主觀因素。本網站所提供的中學組別及排名,僅供參考,對於其準確性,及其引致的損失或傷害,「大考」網站不會負上任何責任。